cover picture

每個學生都想玩,但每位家長都想子女學更多,可兩者兼得嗎?

「Go Mechanics(下稱「GO MECH」)」可能是其中一個選擇,令學生「玩物明智」。學生需要動腦筋,把汽車的小零件、膠樽等回收舊物升級再造(upcycling),更利用機械原理及3D 打印技術,設計成獨一無二的小型機械玩具。他們在過程中不斷測試其設計成果,雖然經歷多次失敗,卻能從中汲取知識,提高解難能力。學生也可從中明白每件物件都有價值,應該尊重及珍惜,只要賦予機會,便可發揮出來。

讓廢車零件升級再造

本着「每件物件皆有美感、實用性及能啟發人心的信念」,ATB Auto Art 社企創辦人胡思穎女士(Telly)提倡廢物升級再造以保護環境。Telly本身是設計師,常有異想天開的構思。創立初期,想到用飛機及汽車的廢零件再造成傢俱或裝飾品,由此打開了升級再造的大門。

Telly 希望把構思延伸到教育範疇,恰巧遇到李勇堅先生(Henry),(「GO MECH」 的工程總監),把3D 打印、機械原理等技術帶進來,在獲得「伙伴倡自強」計劃的資助下,兩人合作推展「GO MECH」,為學生提供創新機械玩具升級設計課程,讓學生可學習動腦筋,為每一個舊零件賦予新價值!

圖片_01 Telly講創意,而Henry則講機械理論,看似南轅北轍的兩人,想不到因廢物升級再造而走在一起,更擦出新火花。

廢車零件及膠樽也可成為教材?!

Henry 表示,「GO MECH」雖然有預設的教學內容,涵蓋汽車運作原理及常規課程內的物理、科學、工程等原理及應用數學。但為了令課程有趣,「GO MECH」團隊每次都花盡心思設計教學形式,盡力啟發學生思維,設計個人的機械玩具。

圖片_02 「GO MECH」課程包含五大元素,即「設計思維」、「環保」、「動手製作」、「機械運動」、「科技」。也會按校方要求、學員級別、活動主題等調節課程內容。

「GO MECH」課程有兩個堅持:其一,堅持利用汽車小零件和膠樽等回收物品,作為機械玩具主要材料,如果沒有適合的,才用3D打印技術製造出來。其二,學生需自己動腦筋設計,動手製作,為機械玩具裝上軀幹,配上輪軸配件,自行反覆測試機械玩具的活動能力再改良設計,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「最重要是讓學員知道,即使被遺棄的零件,只要恰當運用,都可顯現其價值,就如人一樣。」Telly 補充說。

圖片_03 你能分辨那個部份是用了汽車廢零件製成嗎?

難為成敗定分界

Telly表示,「GO MECH」課程沒有為學生劃下成功及失敗的界線,樂見學生在設計機械玩具過程中,不斷測試、不斷失敗,讓他們有機會再思考、探索、改良,以達至目標成果,藉此提升學生的解難、溝通及學術能力。

事實上,當學生們根據自己喜好設計及用心製作完成自己的機械玩具後,會把製成品帶到比試大會中一較高下,無論他們自創的玩具是否能順利滑到斜台下,都能引得眾人哄堂大笑,人人都會掛?滿足、自信的笑容,證明學習過程不論得失成敗,也可充滿歡樂。

圖片_04 無論是設計、製造及測試機械玩具,學生們均樂在其中。最終,學生們自製的機械玩具能順利滑動也好,跌倒也罷,也為他們製造了開心的學習經驗。

由傢俱設計師變身成「崔Sir」

年青設計師崔文謙先生參與了「GO MECH」團隊,負責研發教材、計算成本、聯絡等不同工作,社企工作擴展了他的視野。第一次接觸教育工作的他直言,每次教導學生之前,都要做足準備。「難忘第一次到小學教班,被學生稱『崔 Sir』,感到責任重大,要更努力提升自己。另外,工作讓我溫故知新,而且加強了溝通能力,感到待人處事都成熟了。」

圖片_05 崔文謙先生成為「崔Sir」後,覺得任重道遠,激勵他要努力提升自己。

職場新鮮人找到方向

剛踏入職埸的年輕人何星霆先生亦覺得「GO MECH」工作充實,他參與教材的構思、落實,及正式教授學生,認為是很好的學習過程。由於每個學生的作品不同,遇到的問題也不同,需要他即時解決,所以覺得這工作具挑戰性。「我很高興透過工作找到了發展方向,將繼續從工作中學習及累積經驗。」

圖片_06 對於首份工作,何星霆先生覺得甚具挑戰性,也讓他找到未來發展方向。

鳴謝:Go Mechanics
網址:atbautoart.com